正確認識桌球的「三迎三鬆」

三種放鬆

1、身體放鬆

你要建立這麼一個概念:桌球的爆發力更多的是來自於身體的放鬆和協調,而不是使蠻力。所以,首先是做到擊球前「身體放鬆」,這一點毋庸多說。

2、手腕放鬆

當然,手腕是身體的一部分,之所以單獨拿出來說,就是突出其重要性。試想,擊球前手腕都是僵硬的,怎麼去擰拉?

3、手指放鬆

這一點往往就是業餘打球的朋友總是學不會擰拉的另一個重要原因。手指放鬆到什麼程度?我個人的體會是甚至在擊球前要調整自己的握拍方式。

在擰拉前,尤其是擰拉台內球時,基本是採用「兩指捏拍」法。什麼是「兩指捏拍」?就是:大拇指和食指像鉗子一樣捏住拍子,而另外三根手指幾乎完全放鬆。這是一種什麼感覺呢?玩過飛盤嗎?就是那種感覺: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飛盤甩出去的感覺。採用這種握拍方式的轉換後,你就會發現做這個動作簡單多了,也更容易瞬間產生爆發力。

三種迎前

1、腳迎前

你必鬚根據來球進行腳步的調整,尤其是針對台內球,必須及時迎前,以免錯過最佳擊球點。

2、肘迎前

反手擊球,「肘」一定要頂出去。同樣,擰拉也需要把肘頂出去,而且還要頂得更多。為什麼?很簡單,提供一個穩固的發力「支點」。

3、肩迎前

其實很多業餘打球的朋友都知道上述兩點,但是為什麼還是學不好擰拉呢?這就是忽視了肩迎前。這一點同樣重要,肩膀是連接手臂和身體的部位,所以,要想充分利用身體的力量,就不能忽視肩膀的作用。只有做到肩膀迎前,才能充分利用腰腹的「扭轉」之力和腿部的「蹬轉」之力。

這兩個「三」共計6個關鍵點都很重要,而很多朋友往往忽視的兩個關鍵點是「手指放鬆」和「肩迎前」。注意到了這兩點,學好擰拉並不困難。

更多運動相關知識,請多多關注粉絲團「運動大聯盟」

參考來源

喜歡這篇文章嗎?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~